航空旅游网欢迎您!
热门搜索: 空姐  机型  美景 

湘西行---舌尖上的记忆
2014-12-10 10:15:31   来源:航空旅游网   

查看原图

  撰稿/摄影  陈鲁宁

  湘西,来过了,你就会感动,它真是一方能够让你忘记世间困扰的净土!

  近年,我三次出入湘西各地的小城边寨,虽未遭遇冬的料峭,但春、夏、秋,这三个最美的季节里,都让我看到了真真切切最秀美的湘西。旅行,就好似人生的另一种体验,正像朋友们说得那样:心中若有桃花源,何处不是水云间,或许美就在你的眼睛里,在你的心坎里,在你的舌尖上。

  我这人,不怎么讲究,凡到一地,入乡随俗,碰到啥就吃啥,从不刻意去寻找那些山珍美味。但几乎走遍湘西山山水水后,舌尖上留下的味觉记忆,一直让我难忘湘西美食的神奇! 说起湘菜,全国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剁椒鱼头、长沙臭豆腐、浏阳蒸菜等,但真正到了湘西,甭说全国人民了,就连抱团最紧的湖南人,给出的答案都千奇百怪、各有不同。湘西的美食真是多元、多样化,湘西菜——作为湘菜的三大分支之一,一句话概括,那是大菜加小吃,各种地方特色,混合、糅合成一团,充分秀出了湘西人爱吃、爱折腾的性格......

  旅行里,不管是在张家界的迷魂台,黄石寨的南天门、天门同等的鬼谷栈道、凤凰的老街、焚净山口,还是新田、王顺古镇,迷人的街边小吃,比比皆是,但所遭遇重口味的小吃当属,松脆蜂蛹、油炸水蜈蚣、油炸竹虫(木虫)、大锅盘鳝、麻辣知了、油炸河蟹、口味龙虾等各种烧烤串烧小吃,据说,它们大多是山里谷涧的自然产物,娃娃捉来交给大人烹饪,样子可怕,吃起来嘎嘣脆,香气逼人,就像在两广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路边小吃一样,专为口味重的城里饕餮客准备。去红石林途中休息时,我吃过的蒿草粑粑,就堪称一绝。它和别的地方的粑粑不一样。别的地方是以蒿草为佐配料,而这儿的蒿草粑粑,是以蒿草为主料,将齐头蒿、艾蒿、苦蒿、野茼蒿等各种蒿草打碎后伴在一起,用当地秘方秘制成独特的蒿草粑粑,据传,湘西各地放蛊,最早就是放在这蒿草粑粑中的,但此地的蒿草粑粑,嚼在嘴里,滑糯幼香,第二天,仍会满嘴留有也蒿草的余香.....。

  到了凤凰古城时,无论在老街还是虹桥上,上至七老八十的卖花老人,下至七八岁的小食摊旁的孩童,还是临街开食肆的阿妹,都对游人吆喝不歇,极力展示自家的美味食肴。我们就这么沿街在吆喝声里,认识了油炸果子、臭豆腐、豆皮裹、血粑鸭、各式各样的烧烤、酸汤鱼、汤元宵、清炒竹笋、顶心糕 .....

  血粑鸭,在凤凰可是一道当家菜。杀鸭时留下鸭血,然后混入糯米一起煮,再切成块,这就是血粑了。鸭子剁成块炖熟,然后把血粑加入一起炒,一般还要加上些红辣椒。也可以做成火锅,多加些汤,装进下面有炉子的小铁锅内,汤沸了以后放进蔬菜,吸收了浓汤的青菜味道特别鲜美,这里关键在各家的辣子组合和汤料原料,乃至凤凰的血粑鸭名店,就不下几十家。湘西,各地小城的食店,就像凤凰一样,大多开在河流边,无论是乾城的万榕江、武陵源的索溪峪、芙蓉镇的酉水……天气好时,店家干脆把餐桌就摆在清澈见底的小河边,游客一边吃饭一边欣赏溪河中欢快游动的小鱼,这样的景致下,胃口不好都不行。

  姜糖,据说是凤凰城的特产。街上任何一家食杂店都可以买得到,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宝塔糖,有黄、白两种颜色,宝塔型的。吃到嘴里味道却是一样,带一点儿姜的辛辣。等糖都溶化了,舌间上往往还留有几根姜丝。我每次上街都买两袋,离开凤凰的前一天晚上数了数,居然已经买了十多袋,但让我更难忘的是,是凤凰古城石板街边上,卖顶心糕的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。他们在自家门口摆了张桌子,就成了卖糕的摊子。我在脚乏时,就坐在一旁他家的小凳子上,看着他们把微黄、细滑米粉,装进一个竹制的簸箕里,他们说这已蒸得半熟了,有顾客来,马上就现做现卖。用小勺舀了米粉装进个竹筒里,塞得紧紧的。那竹筒看上去有些长,中间的竹节一分为二,只有顶上一小段是用来塞米粉的,顶心糕——这点心名字就是这么来的。塞好的竹筒放进蒸笼里,摊主拿把蒲扇使劲扇火,蓝色火苗一上一下地往上窜。等候的间隙里,夫妻俩与我不停找话题聊起来,几分钟出笼了,但这时的糕点还没好,摊主会用个小勺挖些野蜂蜜,浇到糕顶,让蜂蜜充分渗透以后,再递给顾客。米香混合着甜丝丝的野蜂蜜,还有竹子的清新,馋得我一口气吃了两个,一个才两毛钱。朴素实在的夫妻告诉我,十多年了,他们卖的价钱没变过,祖上传下来的手艺,让旅人们品尝后能记住它,就等于记住了咱们凤凰.......

  我们到吉首时,在万榕江畔,有幸在一家小食店,吃到了叫社饭,那可是难得呀。社饭,是用春天湘西山上采下野菜,野山葱,与切成肉丁的当地腊肉,加上糯米和适量的泛米,混合蒸出来的饭。据说每年都有当地人带着朋友来此吃社饭,因为它有祭祀先祖的意义。社饭用毕,上了酸菜豆腐汤。那是湘西苗家人的传统汤菜。酸菜一般采选萝卜叶、白菜已开始发黄的叶片,在阴凉处摊摆一两天,使叶片呈金黄色,然后切碎、装坛,再用滚开的米汤和酸汤曲浸泡并靠近有热火气的地方摆放,经一天一夜可成,颜色金黄透亮。做汤时,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,放入豆腐坨,再加上野葱、少量辣椒等佐料,煮开汤色嫩黄,味道清鲜,喝下后,又辣又酸,真有点让人灵魂出窍的舒服感哟。

  湘西,无论是在张家界天街、武陵源的溪布道,凤凰沱江两岸,还是在王顺古镇里,米豆腐,虽登不得大雅之堂,在布衣百姓中却是极受欢迎的,常常让人垂涎欲滴,尤其是当年刘晓庆的成名之作《芙蓉镇》热映以后,湘西的米豆腐也随之名扬天下。其实,米豆腐是川、湘、黔、鄂地区著名的少数民族小吃。此菜润滑鲜嫩、酸辣可口。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,然后加碱熬制,冷却,形成块状“豆腐”即成。食用时,切成小片放入凉水中再捞出,盛入容器后,将切好的大头菜、盐菜、酥黄豆、酥花生、葱花等适合个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与汤汁放于米豆腐上即可。湖南人,他们有共识的最正宗的米豆腐源发地,在永顺,全是传统工艺制作,第一:首先将米和黄豆洗净浸泡一天,第二:单独将米和水、黄豆和水用石磨磨成米浆和豆浆,第三:将磨好的米浆和豆浆倒入铁锅,开始时用大火煮至七分熟时转小火,注意边煮边搅,第四:煮熟之后变成糊状,倒入盛器内,冷却之后即可备用。湘西米豆腐这道菜中,还要加入了三四种不同的的辣椒末、西红柿酱、姜末、香葱、味精等配料,主要是辣椒末一定要是细末,可以全覆盖各种辣味,这样可以很容易使得米豆腐入味,其次西红柿酱,这样会让米豆腐的味道更全,看起来色泽更好由此做出来的米豆腐,口味更美,更细腻,正宗乡村美味。难怪地人说“三天不吃米豆腐,走路爬山打弯弯”,由此可见,一碗米豆腐,早已成了湘西人生活的一部分,一身一世难分离啦!

  腊肉 这是湘西乃至全湘南的又一大特产,我们几乎在湘西各地都吃过。腊肉,其实肥肉不肥,精肉特精,肥的透亮。但真正出名的腊肉,是湘西山里用柴火熏烤出来腊肉,尽管刚做出来时黑乎乎的,很难看,洗净后肉才泛红。但这种晶莹透亮,满嘴留香的腊肉,真的很下饭!当然除了腊肉外,还有腊猪耳、腊牛肉,腊熏鱼,血灌肠腊肠,主要原料是猪血和糯米,糯米灌于猪大肠内蒸熟而成,故称灌肠肥,熏腊后就成了湘西苗族名菜。三五好友,小店里品尝着一盘热腾腾的炒腊肠,形圆,红白相间,色暗黄,略有粘性,拌有辣椒末、大蒜段、生姜丝、酱油等调味,香气扑鼻,味道可口,既能以菜下饭,又可当饭充饥,小酌几杯米酒,甭说有多爽!

  但真正让我舌尖记忆最隽久的,非湘西新田的三味辣椒酱莫属。湖南人爱吃辣椒,越辣越过瘾,湘西各地饭店也都有自家的辣椒,新田当地出产的辣椒堪称首冠。肉厚、鲜红、透明,从外表可以看到里面的籽粒,具有辣、甜、香三种滋味,据说种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,制作辣椒酱时,里面拌些黄豆、小麦、糯米等原料,色艳、气香、味美,营养也丰富,那种辣椒的香味,一下锅与各类食材碰撞后,散发出的香气,实在让人口水直落,反正谁吃过,谁就一定难忘.....

  离开湘西返回到魔都后,奇诧得很,每每阴雨天,我就禁不住想起在凤凰古城,入夜后坐在小河边的吊脚楼上,品着当地独有的美食...远远望去,整个小城烟雨妖绕,如诗如画,如梦如烟,婉若仙境。随着船橹摆动,伴着沿途阿妹的山歌,旅人似乎融入完全融入青山绿水中,浑然一体,真希望小船儿悠悠,慢点再慢点,让那淅淅沥沥的小雨,嘀嗒在船的两侧,或落在江里,激起的细细的水花,或四处飘散开来,融入轻轻流淌的沱江,难觅踪迹。

  ……湘西,她的美食,有酸,有甜,有苦,有辣,都尝过了,我才发现舌尖留下的记忆,居然可以那么隽久,但愿等到地老天荒那一天,我还能去湘西,去一一品尝那些充满神奇特色的美食......

相关图集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支付方式 | 辽ICP备10012394号-11 | |